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反季节大蒜种植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08:23:07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业知识 > 手机阅读

朋友们想知道反季节大蒜种植技术?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种植反季节大蒜应先整理土壤,施足基肥,进行播种,在生长期采取措施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并适时收获。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大蒜是耐寒蔬菜,适应温度范围-5~26℃,可以短期忍耐-10℃低温。叶片生长适宜温度12~16℃,蒜薹伸长和蒜头膨大适宜温度15~20℃。大蒜属长日照蔬菜,若照数不超过13 h,大蒜将继续分化新叶不能形成蒜头。大蒜喜湿怕旱,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萌芽生根。幼苗期不能过湿,否则不利于根系生长,蒜薹伸长期和蒜瓣膨大期是需水最大期,蒜头膨大后要降低土壤含水量。砂壤土较好,适宜pH值5.5~6.0,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4.2∶1∶3.8。
  2品种类型及优良品种
  我国大蒜品种资源丰富,以种植目的不同,可分为头用型、薹用型、苗用型及头薹兼用型等。以蒜头外皮颜色的不同,有白皮蒜、紫皮蒜、红皮蒜等类型。以蒜头鳞瓣的多少,有多瓣、少瓣、大小瓣等多种类型。目前我省栽培面积较大的优良品种有:蒜头用型的金乡白皮蒜、苏联红皮蒜、新都大蒜、徐州白蒜。头薹兼用种苍山蒲棵、高脚子、莱芜白皮、嘉祥大蒜及薹苗兼用种二水早、早苔蒜、软叶子及脱毒大蒜VF106,VF4,VF5,VF6等。
  3整地施肥
  大蒜的根为弦须根,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10~25 cm土层中,属浅根性,根毛少,吸水力弱,喜湿、喜肥、不耐旱,适宜于土壤肥沃,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种植,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
  种蒜前要施足基肥,一般667 m2施有机肥5 000~8 000 kg,并配合20~30 kg磷、钾肥撒施后深耕土壤20~30 cm,耙平地面,按畦宽1.5~2 m,以东西延长做畦为好。大蒜地忌施生粪,以防止生粪发酵时引来种蝇产卵生蛆,危害蒜根,在大蒜生育期内,吸收氮素最多,据测定每生产50 kg蒜头,需纯氮0.75 kg,五氧化二磷0.18 kg,氧化钾0.7 kg,其比例为1∶0.25~0.35∶0.85~0.95。增施磷肥可使蒜头增大,蒜薹产量增加,蒜头裂头率降低。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作蒜头、蒜薹栽培的蒜种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早熟品种提前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作蒜苗栽培的蒜种7—10月均可播种,667 m2播种量为100~150 kg,早熟品种大蒜用种量大,迟熟品种大蒜用种量少。播种方法有沟播或穴播2种,播种深度3~4 cm,具体的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每667 m2保苗30 000~35 000株,株行距8~9 cm×20 cm,适当密植可获取高产。
  5冬前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大蒜播种后经5~7 d即可出苗,出苗后喷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600倍液1次。幼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尤其是盖地膜的,一次浇水即可保证全苗。出苗期要经常查苗,及时破膜引苗出膜。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出苗1个月后追“催苗肥”,一般苗期不必追肥。土地封冻前浇封冻水。不盖地膜的可在越冬前覆盖牛马粪、碎草,保护幼苗安全越冬。蒜苗长至5~6片叶时,冬前可喷1次天达2116(壮苗型)800倍液,有明显的促根生长和防冻效果。
  6春季管理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季气温回暖土地解冻后,要及时除去冬前盖的碎草(牛马粪不必除去),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选择晴暖天浇返青水,如基肥不足可结合返青水追“返青肥”,一般667 m2追尿素20 kg。4月上旬清明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蒜苗生长加快,到“烂母”后大蒜进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需水肥增加。在蒜薹开始抽出时,可喷天达2116(叶菜型)600倍液,并结合浇水,追1次含氮较多的“催薹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25 kg。催薹肥后再喷2遍天达2116(根茎型)600倍液。经过40~45 d,地上部停止生长,地上植株的营养向蒜头转移。据测定每头蒜能日增加1.4 g。拔薹后18~20 d是蒜头膨大期,此期可追1次“催头肥”,一般667 m2追尿素15~20 kg,以后每7~8 d浇1次水,保持地面湿润,延长叶片生长,促进养分向蒜头输送,减缓叶片衰老速率,促进蒜头膨大,提高蒜头产量。
  春播大蒜多选用冬性弱,生长期短的红皮品种,或者是腌渍用“狗牙蒜”等白皮品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要尽早播种,密植,一般每667 m2保苗50 000~60 000株。春播大蒜生长期短,应加强肥水管理,肥水齐攻,才能获得高产。据试验,在大蒜整个生长期,每10~15 d喷施天达2116与0.3%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7适时收获
  7.1采收蒜薹
  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获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7.2采收蒜头
  采收蒜薹后18~20 d(多数为18 d)即可收蒜头。蒜头适期收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采收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采收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获蒜头时,硬地用锹挖出,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晒蒜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 d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大蒜干腐病如何防治


要防治大蒜干腐病,在收获大蒜后进行清园,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合理轮作,并施足基肥,在播种用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处理后再种植。

 大蒜干腐病在大蒜的整个生育期及贮藏运输期均会发生,植株染病后叶尖发黄或叶面出现浅黄色条斑,有时扩展到鳞茎上,鳞茎上呈水浸状暗色,有时长的白色或粉红色霉。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雨水、灌溉水、线虫的传播。
  防治措施:
  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2、合理轮作,深翻土壤、施足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用福尔马林3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

对于反季节大蒜种植技术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上一篇被辣椒辣到手怎么办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农业知识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