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紫甘蓝及栽培技术介绍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1:52:51标签: 紫甘蓝 紫甘蓝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蔬菜种植 > 手机阅读

紫甘蓝

紫甘蓝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V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克,脂肪0.1克,糖3.3克,钙57毫克,磷42毫克,铁0.7毫克。用于炒食、煮食、凉拌、配色,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风味。可将其切成两半,焯后放在盘中浇上调味汁食用;欧洲人多将其切丝拌色拉酱。 

紫甘蓝属半耐寒蔬菜,喜凉爽气候。气温20~25℃时适于外叶生长。进入结球期,适宜温度为15~25℃。紫甘蓝抗寒力较强,能耐-5~-7℃的短时间低温。土质以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壤土种植最宜。 

一、培育壮苗 

1.品种选择选择从荷兰引进的适宜春露地栽培的早熟品种“早红”,叶色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单球质量0.75~1公斤,每亩产量1500~3000公斤。从定植到收获约65~70天。 

2.适期播种 春露地栽培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保护地育苗,千籽播种,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将营养土充分浇水,播种后覆土1.5厘米厚。然后盖膜,促壮苗早发。 

3.苗期管理 一般苗龄70~90天,播种至2片真叶出现20~30天。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以15℃为宜。幼苗出齐后,再把温度降到白天20℃,夜间10℃,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幼苗期从3片真叶长到6~8片真叶需45~60天。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白天保持在15℃左右,夜间7~8℃,逐渐接近露地的温度。壮苗标准是:有6~8片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 

二、整地施肥 

紫甘蓝是喜肥作物,底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钾肥15公斤,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一般做成1~1.2米的平畦。 

三、定植 

露地栽培不宜提早,以免植株未熟抽薹。一般在春季重霜过后,气温6℃以上时定植。采取“水稳苗”,水量不易过大,以促使缓苗快和提高地温,增强幼苗的抵抗力。定植密度行株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定植2500~2600株,栽植深度以叶片留在上面,心叶不埋入土为标准。如采取改良式地膜覆盖栽培,前期起小棚作用,后期起地膜作用,可促早熟和高产。 

四、田间管理 

紫甘蓝需肥量大,在幼苗期、莲座期和包心期共追肥4~5次。其中莲座期和结球包心期需肥量最大,应重施。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在缓苗后10~15天,每亩随水施入尿素15~20公斤。莲座中期进行第2次追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0公斤。从定植到莲座后期30~40天,心叶开始内合表明已到结球期,此期是紫甘蓝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量最大的时期。所以结球期要结合浇水追肥2~3次,每次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后期少量追施化肥,尤其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免裂球。雨水过多根系生长不良,易发生病害,要注意排水。 

五、防治病虫害 

在结球期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喷洒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对菜青虫、甘蓝夜蛾可喷洒2.5%功夫菊酯3000~40m倍液防治。 

六、采收 

紫甘蓝在叶球比较紧实时采收为宜。一般早熟品种亩产量1500~3000公斤,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做到净菜上市。 

上一篇甘蓝新品种――喜庆紫甘蓝

下一篇常吃紫甘蓝能抗癌

蔬菜种植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