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北貂南养贴近市场,几个经失败年赚200万!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6:29:23标签: 水貂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画面上这种动物最喜欢北方寒冷、干燥天气,但是如果把它带到南方,高温潮湿的天气很容易让它患上皮肤病,严重了还会大面积死亡。

不过,在相对高温、潮湿的浙江省海宁市的马桥街道,有一个神秘的院子,这里的主人,从2006年开始,每年养着上万只水貂,如果水貂发病,他就会血本无归,而他就是靠着这些很容易生病的水貂,5年就赚了400万元。

这个人就是院子的主人,他叫沈钢,看到记者到来,他迫不及待地要向记者证明他今年养的水貂非常活泼、健康,如果保持下去,他今年就又能赚到200万。

水貂养殖:海归留学生养殖水貂年赚千万

记者:我看这个貂还挺凶的?

沈钢:那是。

记者:这是母貂?

沈钢姨父:是母貂,母貂灵活。你看,它放屁了。

记者:生气了?

沈钢姨父:对。

记者:咬人厉害么?

沈钢姨父:那厉害,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工人的手都给它咬过。

沈钢告诉记者,在貂皮行情非常不好的2008、2009、2010年,他养水貂却一年比一年赚钱。那么他是怎么想到要在不适合水貂生活的浙江养水貂,又是如何能赚到钱呢?这还要从他望子成龙这件事儿说起,正是这种心态,让他有了今天这一切。

沈钢是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人,原来是当地的国营制丝厂一名工人,工作非常令人羡慕。

1996年,沈钢的儿子沈嘉树出生了,沈钢从国营厂辞职,在长安镇上开起了自己的饭店。过上了更加令人羡慕的生活。

记者:他以前饭店生意怎么样?

李国平:他那个饭店生意不错的,据我知道每年挣个小几十万吧,十万二十万左右。

虽然,饭店的生意一直非常好,但是沈钢却因为儿子的一件事儿,突然决定要关掉一直在赚钱的饭店。

那是2005年的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在海宁市少儿钢琴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沈钢陪儿子去领奖,觉得脸上无比荣耀。

北貂南养贴近市场,几个经失败年赚200万!(2)

沈钢:这是我儿子。

记者:钢琴弹得很好啊。

沈钢:对,他在弹琴这方面我很有信心的,弹得很好的。

记者:学习方面呢?

沈钢:学习方面也挺好的。

当时,一个评委老师跟他说,你儿子很有潜质,你为什么不让他离开长安镇到海宁市上学呢,那他就可以跟更好的老师学习弹琴。就是这句话让沈钢突然决定关掉饭店。

王婷婷:我儿子也蛮聪明的,成绩也不错,学琴什么的老师都夸他很好的,给我儿子生活好一点,必须奋斗,给他创造好一点的条件。

沈钢打算关掉饭店,不是因为饭店不够赚钱,而是因为长安镇离海宁市有30多公里,如果儿子去海宁市里读书,他和妻子肯定要跟着去照顾,他决定,让儿子去海宁市读书,哪怕租房、重新创业,为了儿子,也值了。

不过,到底重新创业要做什么呢?就在沈钢捉摸不定的时候。一天,他的饭店里来了几个来海宁卖貂皮的山东人,那几个人一番神侃,竟然一下子就把沈钢吸引住了。

沈钢:他们说,北方那边养200个水貂就能赚十几万元,那我想想看,我养2000个貂就能赚100多万。

原来,沈钢听他们说,水貂皮的价格一路飙涨,用5万块钱养水貂一年就可以赚十几万。

沈钢想他现在手里有五十多万。如果拿来养水貂,一年就能挣一百多万。那明年他就可以在海宁给儿子买个大房子,买架大钢琴,妻子也不用上班了,可以专心照顾儿子。

他立刻跑到山东莱芜去考察,结果山东养殖户都一致反对他在浙江大规模养水貂。

沈钢:有几个师傅提到过,说你们现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一下子养这么多风险很大,我们当时是信心满怀的,觉得自己肯定是养得好。

不仅山东养殖户反对,浙江也没人大规模养水貂,所以很多朋友也都反对他。但是,这并没有让沈钢丧失信心,因为有一个人非常支持他,而且还答应帮他养。

这个人就是沈钢的姨父,姨父退休前做了40多年的兽医,他还对沈钢说,解放前就有人在海宁养水貂,把皮卖到上海去,既然貂皮市场现在这么好,他干了40年兽医,就有信心,一定能养好。

黄吕元:那么我们也是试试看,如果试了成功养得好,那么这个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

有了姨父这位老兽医的支持,沈钢觉得很踏实。他想,如果能成功,每年能赚几百万,以后儿子读高中,念大学,哪怕出国去最好的学校学习钢琴,他就都能供得起。他还跟妻子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好好跟着姨夫学习养殖技术,绝对稳赚不赔!

王婷婷:我儿子英语什么的都挺好的,他也说妈妈我要出国什么的,小孩子不懂要出国要多少钱,有这种希望我们做父母的能够尽量满足他还是要去奋斗的。

北貂南养贴近市场,几个经失败年赚200万!(3)

沈嘉树:我想中国的香港大学,有机会的话,我的理想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

2006年,沈钢把儿子送到了海宁市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也转让了长安镇的饭店,拿着开饭店赚的50多万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一共两百万元,在海宁租了地,从山东买回了2000多只种貂,和姨父一起忙活起来。他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2007年,沈钢的水貂突然开始大规模爆发传染病,并且开始大批死亡。他带着死貂开车跑到山东求药,用了几种药,但还是丝毫不见起色。

他在山东和浙江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都没求到灵药。眼睁睁看着9000多只水貂,死掉了5000多只,损失近百万元。

沈钢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变成水貂弄清楚,他们为什么生病。

黄吕元:那个时候我们都比较愁,工人天天抹药,没有效果,我们天天买药来试,也都没有效果。

沈钢的9000多只水貂,只剩下3000多只,而且也染了病。他跑遍了所有兽药店,几乎把市面上所有有可能给水貂治病的药都买回来了,可还是丝毫不见起色。

沈钢:这里还是小部分的,我买了近百个品种,反正海宁市场、杭州市场上的药都买了,没用。

沈钢的妻子再也坐不住了,她劝丈夫干脆转让掉养殖场,重新开饭店、干老本行,这样最起码不用再无休止地投入饲料、水电、工人工资还有买药的钱。

王婷婷:我就是跟他说过好几次,不要干了我们再去开饭店好了,反正你又会烧,这样饭总归有的吃。如果你现在亏下去的话,连饭都会没得吃的。

而除了亏钱,让沈钢更觉得难过的是,本来是想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可是现在钱没赚到还亏掉了老本,他想过放弃,可是如果现在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想如果坚持下去说不定会有机会翻身。

沈钢:真的是想放弃了。2006年养下去的,刚养的时候还可以,2007年就出现这个问题。当初压力挺大的。

从那以后,沈钢经常早出晚归,最后干脆直接住到养殖场去,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行为为什么开始变得异样,沈钢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沈钢: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来了,每天都观察这个小貂吃不吃食,粪便拉出来是什么样的。不观察它不行么?你要看好它这个病,一定要看它都有什么状况。

其实沈钢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回到家,但是他一是想24小时观察水貂的生活,看看能不能找出病根,二是不想让老婆儿子看到自己这个焦急的状态。

慢慢地,沈钢发现,自己养的貂在下雨的时候,毛上都会有一层水珠,时间长了皮肤上还有小虫,他打电话到山东去,人家都说在山东养貂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他托朋友联系到了一位专门研究动物皮肤病的行家,浙江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张雪娟教授,然后就赶紧去杭州拜访。

张雪娟:南方的皮肤病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天气,南方天气比较潮湿,湿度大、温度也高北方也有,就是发病率比较低。

张雪娟跟沈钢说水貂得的是皮肤病,传染很快,死亡率也很高。水貂在北方不会这么严重发病,是因为水貂不适应南方天气所以才会大规模死亡。她说,我们这里没有给水貂治过皮肤病,因为浙江很少有人养水貂,只有一种药是给獭兔治疗皮肤病的,要不你就拿去试试看吧。

沈钢:用了之后效果挺不错的,基本上没皮肤病了,我们中途还经常过来请教请教张老师,对养殖上的绝对是有好处的。

沈钢没想到,给兔子治病的药,用在水貂身上,竟然效果非常好,他还根据张教授的指导把石灰粉铺在貂舍里面除湿,完全控制住了病情,年死亡率被降到4%以下,产子率也提高了30%。

2008年,沈钢水貂养得非常顺利,貂皮数量也增加到一万两千多张。他是不是从此就可以开始赚钱了呢?

直到沈钢把貂皮拿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才顿时傻了眼,他用水貂发大财的梦想,再一次被击得粉碎。妻子对他的希望也再一次落了空。

王婷婷:开饭店反正就这样,吃不饱饿不死,不会发大财,就是奔着想发大财去的。

北貂南养贴近市场,几个经失败年赚200万!(5)

刚刚解决了皮肤病,本以为从此可以一帆风顺,却又知道自己赚钱无望,沈钢后悔当初没听人劝,不仅亏掉了多年的存款,还负债过百万,本来想给儿子买房子、攒学费,没想到钱没赚来,现在还背上了上百万的债务。他怪自己太疏忽,光顾着养水貂,却忽略了市场这个要命的事情。

沈钢:当时是没考虑这么多,因为就是忙着看病、买药,求医问药,太忙了,心里着急,也没考虑太多。

原来,中国生产的貂皮主要是出口到欧美和俄罗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暖冬的影响,国外需求量剧减,导致国内水貂皮严重积压。

沈钢一直忙着给水貂求医问药,完全没时间去顾及市场行情,等他年底把貂皮拿到市场上的时候,才知道坏了。

专家采访:当时2006、2007年行情好,大家养殖的数量上去了,一下子这么多皮张充斥到市场上,把价格一下子压下来了。

这是沈钢存放水貂皮的冷库,2008年,沈钢卖不掉的貂皮堆满了整个冷库,谁也没想到,2006年的400多块钱一张的貂皮,一下子暴跌到2008年的60块钱一张,连养殖成本的一半都不到。就算没有发皮肤病的水貂养殖场,也亏损得非常厉害。

李永欣:好多养殖户都不想养了,就是清笼,60%-70%的人都不想养了,然后清笼。

沈钢:亏得一塌糊涂,感觉脸上没光,也对不起朋友。想到以后去怎么经营都不知道。

就在周围的人都等着沈钢宣布关掉养貂场,便宜处理貂皮的时候。沈钢不仅没有放弃,而且还停止卖皮,说要在貂皮上继续投资,就是欠钱也要投资。

原来,他在海宁皮革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认为,就凭这个现象和自己是海宁本地人的优势,就一定能赚钱。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让他敢这么做呢?

原来,沈钢发现,虽然貂皮价格大幅跳水,但是貂皮大衣的价格却基本没降。所以,他打算把貂皮做成衣服卖。这也全靠他是本地人,沈钢才敢这么干。

沈钢:那一年,皮价太低了,卖皮肯定是亏钱的,我们本身海宁皮草做的还是很好的,我就想出来把它做成衣服,附加值高一点。

他没钱付加工费,就跟朋友说好先欠着,在衣服卖掉之后再付款。这也全靠他养殖场在本地,又是本地人,朋友才答应先给他加工。

沈钢:加工成本,我们在600块,你当时做衣服的时候,一件衣服就要这么高的成本,你没想过衣服卖不掉的花怎么办。加工衣服的时候,这里的这个老板说,卖了衣服再跟他算钱,所以说都是朋友帮忙的,外面的不认识的人肯定不行的。

可是,他自己也没有店,做好的衣服要怎么卖出去呢?

商户徐青:卖衣服嘛,那时候他的皮衣,质量和款式都挺好的,就放到我的店里来卖。

卖衣服,沈钢打的还是朋友牌,他找到在皮革城开店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代卖自己的衣服,并且给朋友的价格比其他工厂的价格低。

沈钢:这个衣服当初给商铺的时候是4000多块钱。

4000元的价格,比商户从工厂进货价低了两成。这样沈钢也可以将一张貂皮平均卖到200多元,比60元一张的市场价,还是高了100多,沈钢就这样创造了养貂不亏损的奇迹。

从2007年到2010年,虽然貂皮价格都非常低,但是沈钢却不断扩大规模,加大投资。他为什么敢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这么做呢?原来,他的信心来自海宁当地的一个服装市场。

海宁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皮革和裘皮加工地之一,有数百家制皮和制衣的工厂,虽然貂皮价格这几年很低迷,可是沈钢发现,海宁的店铺和工厂越开越多,而且经营得都不错。

陈菊明:主要是订单多。还有小批发,还有零售的。我们这个大世界,年销售1950万件,裘皮、皮草包括在内的,你如果有几百件衣服的话,到这里很快就销售光了。

王建利:我们这里主要是以水貂大衣和皮衣为主。

记者:你这家店一年能卖多少件?

王建利:一年水貂加皮衣能零售两千多件。

他想,既然当地有这么大的市场,皮衣价格又这么稳定,现在自己已经有了过硬的在南方养殖水貂的技术,总有一天会赚到钱。

2010年沈钢从丹麦引进了1000多只红眼白貂,将自己养殖的水貂朝着高端的方向升级换代。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判断得到了验证,2011年水貂皮价格逐步回暖,涨到260元一张,截止到2011年10月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他今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500多万元。

王晓忠:海宁现在只剩下这一家养殖场,沈钢应该说是非常富有专业精神的这样一个人。

有了充足的资金,他还注册了服装商标,打算发展自己的服装品牌。

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仅可以为儿子的梦想出一份力,也可以让自己的小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

上一篇青鱼精养过程中要把握的几个技术要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