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饲养竹鼠常见的11种疾病防冶方法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14:34:41标签: 竹鼠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竹鼠生长较快,4月龄体重可达2千克左右。野生竹鼠以吃竹根、节芒草、嫩竹、竹笋为主,人工驯养后能吃各种秸秆。

  一、窝室的构建

  空房、地窖、防空洞均可养殖。竹鼠窝室要求光线较暗、地面坚固、内墙光滑。用砖隔成两舍,内间作窝室,外间作投料间和运动场。内外池底部开一直径约12厘米的连通洞,供竹鼠出入。池底池面都要用水泥粉刷平滑,防止竹鼠打洞外逃。特别应注意池角的平滑,以防竹鼠利用池壁夹角的反作用力外逃。

  二、选种与繁殖

  优良种鼠应是身体健壮、无病痛、被毛光亮、体重.5-2千克、母鼠奶头大而均匀、公鼠翠丸明显、其母代产怠较多的成年竹鼠,已产患的不选。母鼠与公鼠比例保持在2:1较好,可保证年繁殖3 — 6胎。竹鼠一年四季均(致富经:www.nczfj.com),每胎产患3 -- 8只。仔鼠4月龄后性成熟。母鼠发情时在笼舍四周爬来爬去,并发出“咕咕”叫声,有时母鼠还主动接近公鼠,交配多在夜间。母鼠交配怀孕后约60天产息,初生仔鼠体重仅10克左右,全身无毛。母鼠哺乳期间投喂饲料动作要轻,以免惊动母鼠,防止它咬崽和弃崽,更不能用手去摸仔鼠,以免仔鼠沾上入的气味而被母鼠遗弃。仔鼠以30-35天断奶为宜。

  三、饲养管理

  竹鼠耐粗饲,对植物性饲料消化能力强。成年鼠每天喂2次,每只日投喂秸秆150-200克、精料15-20克。成年鼠牙齿长得快,需要在笼内放置一根竹竿或硬木条供其磨牙。幼鼠需投喂新鲜、易消化、富含营养成分的饲料,如胡萝卜、甘薯、竹笋。同时在日粮中添加鱼粉、骨粉、食盐、维生素、生长素。

  每天检查竹鼠的粪便是否表面光滑,呈颗粒状,好像是药用胶囊。注意其毛色是否光亮,活动是否活泼,如果有意外应及时处理。

  四、疾病防治

  饲养环境应定期用百毒杀、新洁尔消毒。饲料应新鲜多样化,不喂带水或霉烂食物。

  1、竹鼠胃肠炎:

  多由于饲料不洁,过量摄食含水分多的果蔬饲料或某些传染病所致,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拉稀、腹部和尾部被毛潮湿。

  症状:病鼠表现步态瞒珊,排出粪便呈黄绿色带血或白色粘胶陈样。患肠胃炎的病鼠粪便通常颗粒与颗粒粘在一起,正常粪便应是质地疏松,遇力即散,此病及早发现可治愈,中、后期死亡率较高。

  防治:投喂新鲜饲料,口服土霉素0.5g,日服2次。

  2、竹鼠感冒

  气候突变受寒引起。

  症状:呼吸加快,鼻镜干燥,流泪,流清鼻涕。

  防治:

  ①肌肉注射安乃近0.2-0.5m1,每日1次。

  ②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次1ml ,每日2 次。

  3、竹鼠口腔炎

  咬伤、啃伤或敌食笼网、锐物引起。

  症状:不愿吃食,流涎,粘膜潮红发炎。重者精神萎靡,体温升高。

  防治:

  ①用0.1 %高锰酸钾水冲洗口或添加在饮水中让病鼠自饮并口服消炎片2片,也可用碘甘油涂擦口腔。

  ②重症者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20万单位,每日2次,3天为1 个疗程。

  4、严重外伤或脓肿

  竹鼠发生脓肿多由于打架致伤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引起,常见于竹鼠的头部、腹部、四肢及尾根部有黄白色化脓肿块,触压外硬内软。治疗方法:切开脓肿,排除脓液,冲洗消毒创口,用氯霉素片研粉拌花生油涂擦,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创口重新感染。

  5、外伤

  是饲养竹鼠最常见,发生最多的一种疾病。常常由于互相抢吃、受惊吓、争窝室而互相咬伤,或运输时被铁笼勾伤,捉拿方法不当而造成人为误伤。治疗方法:发现外伤要及时涂擦药水蓝天碘酒、锅底灰、万花油等,人用的外伤止血药均可使用。创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时,要撒敷云南白药以止血消炎。创口不能用纱布包扎,也不能涂药膏或胶布,否则竹鼠会将包扎物撕扯掉。

  6、竹鼠大肠杆菌病

  多发生于春夏季,病鼠腹大,触摸有波动感,母鼠常被误认为怀孕,剖检可见腹中有大量凉粉状(透明胶状)浸出物。治疗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先锋霉素治疗,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减半。

  7、竹鼠中暑

  夏天运输竹鼠如温度高达32度以上,在车厢里通风不畅,或暴晒20-30分钟后,加上缺乏多汁饲料,体内水份得不到补充,就会发生中暑。急救方法:将病鼠移到荫凉处,用湿沙将其身体埋住,只露出头部,经10-15分钟,竹鼠就会苏醒。如找不到湿沙,可将竹鼠放到冷水里浸泡,让其露出头部,防止大量饮水,否则即使中暑解除,该鼠也难养活。另外也可在竹鼠鼻孔涂擦清凉油。

  8、母鼠产后脱宫

  有的母鼠产第一胎时,由于用力过度,较容易导致产后子宫脱出,如未及时发现,子宫会发黑并发出难闻气味,最终母鼠会将其咬断,从而这只母鼠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产后两三天内不断听到仔鼠在叫(无奶吃),这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母鼠的状况了,确定为脱宫后,有两种方法治疗。第一种,用黄豆炒熟后放到猪胆泡里面让炒过的黄豆吸收猪胆的汁液,半小时后拿出稍晾干便磨成粉掺到食料里喂食,两到三天后子宫会自行纳入体内;第二种,发现脱宫后,用清凉油每天涂抹宫头三到四次,涂抹后母鼠会不断的舔弄,几天后也会慢慢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合产后三天左右的,如产后四天以上才发现的话,治好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基本可以宣布它已经成为两性鼠了。

  9.外寄生虫病

  主要由于笼舍与垫草不洁所致。在被毛深处可发现半个米粒大小的褐色的活动鼠虱,应用灭蚤精或杀虫剂涂于患处。

  10、竹鼠四肢无力(后脚拖)怎么治疗

  应该是组织功能障碍,也是极少数鼠有这样的现象,端牛奶给它喝补充营养,食物让它多吃好,用风油精在患脚上面多涂点,过时候一般都能恢复的。

  11.竹鼠沙门氏菌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它是大多数毛皮动物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银星竹鼠也不例外。带有沙门氏菌的水、动物性饲料是银星竹鼠感染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沙门氏菌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冬季也有发生。幼竹鼠和妊娠期的母竹鼠由于抵抗力低下,极易得此病。怀孕的母竹鼠得本病后.常发生流产。通常情况下,不清洁的圈舍、竹鼠饲养的密度过大、营养缺乏、天气骤变、感冒、日粮结构突然变化、食用变质的饲料引起胃肠疾病、饲养卫生制度不健全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各种使机体变弱的因素都能成为沙门氏菌病的诱因。被沙门氏杆菌感染后,有大约2周左右的潜伏期,急性发作时开始时,银星竹鼠个体通常表现为懒动,常常蜷缩在角落中,眼睛有泪流出,鼻孔有带血的黏液,拉稀,粪便带血,随后病竹鼠体温升高,拒食,到了生病的后期,体温下降,后腿麻痹,最后昏迷,死亡。急性沙门氏菌病的死亡率很高,达90%以上。亚急性的沙门氏菌病主要导致胃肠机能高度紊乱,体温上升,精神沉郁,呼吸加快而浅,不吃东西,被毛蓬乱无光,眼睛下陷,无神,有时出现化脓性结膜炎,急剧消瘦,拉痢,四肢无力,后期后腿出现半麻痹状态,在高度衰竭下死亡。慢性的沙门氏菌病则表现为食欲下降,胃肠机能紊乱,活动减少,逐渐消瘦,患慢性的沙门氏菌病的竹鼠,其病症不太明显,病程可长达几个月。此病预防的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尽量减少银星竹鼠的应激反应,饲喂好消化的饲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已经发病的银星竹鼠应采取隔离措施,用抗生素药物进行连续治疗,可取得好的效果。为了防止发生沙门氏菌病,应在幼竹鼠断奶时注射1次疫苗。

上一篇竹鼠的生活习性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