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80后小伙深圳打拼几年后到潼湖养鹌鹑 创业初有成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01:29:44标签: 鹌鹑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80后小伙深圳打拼几年后到潼湖养鹌鹑 创业初有成

 

  卿笃磊在保温棚里向记者介绍他的养殖故事。

  来自湖南的卿笃磊从小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寒窗苦读十余载好不容易才考上上海一所美术学院。眼看离画家梦越来越近,家境贫寒的他却因为无力负担高昂的学杂费,念到大二就辍学进入社会。走出大学校园,他做过多个工作,正当事业稳步上升时,今年年初他却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在深圳的事业,来到仲恺高新区潼湖镇黄屋村养鹌鹑。从大城市到农村,从对养殖鹌鹑一无所知到掌握鹌鹑的养殖技术,在这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磨炼和坎坷?昨日,记者来到卿笃磊的鹌鹑养殖场,探秘他在农村的新事业。

  养殖鹌鹑8万只,日产蛋700公斤,一天纯利2000多元

  “唧唧啾啾……”当天上午10时30分,记者走进卿笃磊的鹌鹑养殖场。长条形的保温棚里排列着3排一人多高的鸟笼,鸟笼用铁丝扎成,好似一幢幢“高楼”,每个“楼层”都住有鹌鹑。“楼层”内饮水、供食系统齐全,就连“卫生间”都很到位——— 鹌鹑粪便通过网格落入底下一块木板,木板可随时抽出清理。此外,各“楼层”都向外延伸出一个梯形凹槽,鹌鹑蛋可通过斜坡滚落到凹槽中,方便拾取。

  养殖鹌鹑的保温棚里温度比外面高出将近10℃,却不觉得闷,相反空气流通相当好。卿笃磊神秘一笑对记者说,保温棚的温度能随着鹌鹑成长需要进行调节,这也是他牺牲了很多只鹌鹑,吸取了惨痛教训才摸索出来的。

  卿笃磊今年年初来到潼湖镇黄屋村养殖鹌鹑。在短短八九个月时间里,他由一个养殖鹌鹑的门外汉成功转型为养鹌鹑的技术员,鹌鹑的数量由最初的2万只扩展到8万只。而这8万只鹌鹑如今每天能为他产下700公斤的鹌鹑蛋。按照市场批发价每公斤12元计算,扣除成本,一天能有2000多元收入。

  昂贵学费阻断画家梦,放弃学业到深圳打拼

  因家贫,大学还没毕业的卿笃磊放弃了学业出来闯荡。经过几年努力拼搏,他的事业算是稳步上升,积累了一点资本。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全家人都反对的决定:离开深圳到惠州潼湖镇黄屋村养殖鹌鹑。这是为什么呢?

  1987年,卿笃磊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村家庭。他出生不久,父母将他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外出打工。在他记忆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一年最多见一次面,最长时间3年才见父母一面。从小卿笃磊就学会照顾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2007年,通过努力,卿笃磊考上了上海一所美术院校。带着画家梦,卿笃磊开始了大学生涯。然而,一个学年的学费加上购买画具等费用就要4万多元,这对于他这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子弟来说实在难以承担。思虑再三,只念到大二的卿笃磊决定退学。

  离开学校,卿笃磊来到深圳谋生。在深圳近4年时间里,他做过出租车司机,经营过便利店,开过摩托车修理店,卖过水果。能赚钱的营生他都尝试去做。因为吃苦耐劳,勤奋踏实,很快他就积累了一定资本。

  立志干出一番事业,来到惠州养鹌鹑

  “那时为了赚钱,每天都很忙碌,但手头工作一停下来就在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卿笃磊常常这样反问自己,“我不要再盲目工作,而是要干出一番事业。”

  正苦寻要干什么事业的时候,机缘巧合,他获知一亲戚从事鹌鹑养殖工作,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湖镇黄屋村开始养殖鹌鹑。虽然今年初才到潼湖镇黄屋村养鹌鹑,但卿笃磊说,其实早在一年前他就已开始为养殖鹌鹑做准备了。

  他买来一些养殖鹌鹑的书籍,看不懂的就上网找答案或请教养殖鹌鹑的亲戚。与此同时,他四处寻觅适合养殖鹌鹑的场地,曾先后到过博罗以及陈江、潼侨等地考察过,最终选定潼湖镇的黄屋村。“黄屋村自然环境非常好,且附近饮用的都是山泉水,很适合养殖鹌鹑。”卿笃磊把心一横,将在深圳辛苦打拼赚来的10多万元购入两万只鹌鹑,搭建起保温棚开始养殖。

  反复钻研,由门外汉转型为技术员

  刚购进的鹌鹑幼苗羽毛还未长全,卿笃磊看书得知此时保温棚内的温度要维持在38~39℃左右才有利于鹌鹑成长。于是,他将保温棚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起初几天鹌鹑的生长情况还算正常,但接下来几天鹌鹑无精打采,羽毛蓬松,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接下来更坏的情况出现了,鹌鹑一只接一只死亡。

  心急如焚的卿笃磊为了找出鹌鹑死亡原因,常常在闷热的保温棚里一呆就是一整天,观察鹌鹑的情况,寻找解决办法。通过观察他发现,随着鹌鹑羽毛不断长出,保温棚温度要做适当调整。此外,鹌鹑也会像人一样“感冒、咳嗽、拉肚子”。为了对症下药,他将生病的鹌鹑每50只分成一组,记录它们的病症,喂不同的药。经过反复试验,有些鹌鹑救活了。仅仅4个月,卿笃磊养殖的2万只鹌鹑就死了9000多只,但也正是这次惨痛的教训,他从一个养殖鹌鹑的门外汉转型为技术员。

  打算包装销售,形成自己的品牌

  第一次养殖鹌鹑就 “伤亡惨重”,但卿笃磊及时总结经验,决定重整旗鼓。今年7月,他再一次在家人一片反对声中变卖家产,凑得10多万元,购进4万只鹌鹑幼苗。因为掌握了鹌鹑生长规律,这次鹌鹑的成活率非常高。8月中旬,卿笃磊养殖的鹌鹑开始产蛋,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他的鹌鹑养殖事业开始迈入正轨。

  除了鹌鹑蛋能给他带来利润外,鹌鹑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晒干后可当商品卖。因为资金不足,卿笃磊没有专门的烘干机,收集到鹌鹑粪便后只能人工放在地面晾晒,人工成本大大增加,30公斤一包的鸟粪仅能卖到20元。如果有烘干机,经过粗加工,同样重量的鸟粪能卖到30元一包。

  卿笃磊说,尽管现在鹌鹑产蛋量不错,但利润不高。等将来资金再充裕些,将对鹌鹑蛋进行包装销售,形成自己的品牌,做强鹌鹑的养殖事业。鹌鹑的粪便销售也是如此,通过机器加工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养鹌鹑大有可为,我希望通过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卿笃磊说。

上一篇罗非鱼行业的关键是各方利益合理化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