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03:06:25标签: 肉鸡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一、肉仔鸡的生长特点

  1、肉仔鸡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一般从肉仔鸡出壳到出栏只用40-50天,正常体重可达2.3—3.2公斤,肉料比为1:1.8左右。

  2、饲养密度大,鸡舍利用率高。只要温度合适,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一般网上平养每平方米可达10-11只。

  3、肉用仔鸡的生物学特征与蛋鸡不一样,肉鸡性情温驯,不好动,很少打斗跳跃,特别是育肥后期。

  二、肉仔鸡的饲养方式

  根据肉鸡的生长特点,肉鸡饲养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饲养方式。

  1、地面平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利于积肥,适合于一般农户。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消化道疾病、球虫病等,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

  2、网上平养:网上平养的优点是减少了肉鸡和粪便接触的机会,可及时清走粪便,舍内的氨气和尘埃量少,减少了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病率,明显地提高了成活率。

  3、笼养:同样面积笼养可比网上平养提高至少O-Q倍的饲养量,但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病率低,成活率有所提高,单位费用降低,肉料比低,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管理上要求更精细。

  三、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一)适宜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饲养肉仔鸡的关键。第一日龄时要求室温33度以上,随着周龄的增加,温度可适当降低,一般每周降低1-2度。从第5周龄起保持在25-28度左右。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实行夜间、清晨喂料,必要时可用凉水拌料,以促进肉仔鸡的采食量。

  2、湿度。鸡舍里适宜的桕对湿度是50-60%。一般情况下湿度不是大的问题,容易被忽视。因为鸡体内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加快呼吸来发散。低温高湿时,鸡体辐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是被过多的湿度所吸收。这时应通过加温来提高鸡舍的温度,并适当增加通风换气。鸡舍的温度太低时,对鸡的羽毛生长是不利的。空气中的灰尘大量增加时,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这时要在舍内墙壁上喷水,提高鸡舍的相对湿度。

  3、通风。任何家禽对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是在高密度、高蛋白、高能量条件下达到快速生长,只有在充分满足其生理条件的需要,才能使肉用仔鸡增重能力得到充分实现。所以通风对肉用仔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饲养密度高,生长快,呼吸量明显增加,若通风不良,鸡舍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不仅影响肉用仔鸡生长和饲料转化,还会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残次品增多。特别是在冬季,既要保温又要加强通风,两者都要兼顾。

  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否恰当与养好肉用仔鸡和经济利用鸡舍有着很大的关系。密度过高,不但舍内环境空气不好而影响发育,还容易造成啄羽、啄肛、啄趾等恶癖的发生,同时还会造成鸡群整齐度差,疾病发生率大。密度过小会浪费鸡舍资源和不利于舍内温度控制。饲养密度大小要根据季节、饲养方法、通凤条件来决定。掌握密度的原则一般是幼龄阶段适当密些,2周之后要稀些;冬季可密些,夏季要稀些;自由采食可密些,分次喂料应稀些;通风好的鸡舍可密些,通风差的鸡舍可稀些。当然造成鸡的啄痹不仅仅是密度问题,还有其他因素,如日粮营养不平衡,饲料量或饮水不足,鸡舍内光线过亮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啄癖。因此,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5、光照。肉用仔鸡光照的目的在于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速度,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进雏后在1-3日龄实行24小时光照,以利雏鸡熟悉采食和饮水位置。之后可采取连续光照方式即每天24时光照,强度可以低些,一般5 - IO勒克斯即可,这样管理简便,但耗能很大,也可采用每天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这样可养成黑暗或停电安静的习惯。现在有人使用间歇光照(即1小时或2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能取得较好效果,可省电,降低成本,又保证鸡群体息,加速生长。此外还要注意育雏的光照强度,头5夭可以用强一点的灯泡,一般以40瓦,以后降至25瓦的,弱光可以减少啄癖的发生,鸡群安静,利于生长。

  (二)饲喂与饮水

  1、适时开食,确保供水。一般出壳36小时内必须让雏鸡饮到水,但越早越好。饮水后1小时即给料。夏天饮凉水,冬天则饮温水。头5天可用深色的塑料盘将饲料撒在里面给雏鸡采食。一周后改用小料桶,但要确保每只鸡都有采食位置。

  饲养肉用仔鸡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育雏的过程。但由于肉用仔鸡有生长快,饲养期短,饲料报酬高的特点,一般又是集约化饲养,因此在饲养管理技术上根据肉用仔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营养需要亦不同。一般可分为三期。第- 21日龄以前为前期(育雏期),这时日粮中不仅粗蛋白质的含量要高,同时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雏鸡的生长发育的需要。第二21-35日龄为中期,此阶段为后期集中催肥打下基础,要求养出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鸡群,一般采取限量饲喂进行限制饲养。第三35日龄以后到出售为后期(育肥期),这一时期不但大量长肉,同时在体内还要贮积一部分脂肪,因此后期的代谢能就要高于前期,而粗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前期。

  2、饮水充足:即使有足量的优质饲料供应,如果饮水不足,也会影响鸡的采食量.所以应注意日常饮水的供给。否则将会造成生长缓慢,发育迟滞。在高密度平养和笼养情况下使用自动饮水器时,也同样要注意供水问题,因为饮水器的质量,安装位置,数量和水质等都会影响鸡的饮水量。因此,饮水器须经常检查和维修,以保证有足够的饮水。

  3、公母分饲:公母分饲有利于生长发育,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雏鸡出壳之后就进行雌雄鉴别,公母分开饲养。实践证明分饲的比混饲的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亦高。又因公鸡比母鸡刑日粮中蛋白质利用率高,公母鸡在不同阶段对饲料的标准要求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公母分饲还可以有效地选择公母鸡在生长和利用饲料最经济时出售,一般肉用仔鸡在45日龄后母鸡对饲料的要求率急剧增加,所以从饲料利用率角度出发,母鸡在45日龄处理最经济,公鸡在70日龄处理最经济。此外,公母分饲能使肉用仔鸡体重大小较为一致,便于实行机械化加工。

  (三)加强防疫。

  肉仔鸡饲养周期短,无论鸡群发生什么疾病,在出售前都很难恢复,这必然找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必须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工作,坚持以防为主。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污物。如果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囔病严重的地区必须各接种两次。

  四、出栏

  出栏时要保证合格率,装笼出售是管好肉用仔鸡的最后一道工序,有些鸡场往往由于装运环节抓得不好,从而友生鸡体损伤,降低了合格率,甚至造成途中死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装运时要做到及时、安全,捉鸡时要轻捉轻放,装笼时要注意密度,切勿造成挤压。装运鸡的笼底要稳固,以免途中擦伤鸡体,笼子网眼大小应以鸡头不能伸出笼外为好。夏、秋季节应在早、晚运输,防止中暑。

上一篇秋季是饲养肉仔鸡的最好时机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