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如何鉴别野生刺参?刺参和海参有什么区别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8:56:51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人参、燕窝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海参含有蛋白质、钙、钾、锌、铁、硒、锰等。刺参是海参的一种,那刺参和海参有什么区别?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鉴别野生刺参,刺参的池塘养殖方法有哪些。 

  刺参和海参有什么区别?

  刺参是海参的一种,刺参是野生海参,我们通常说的海参指的是圈养海参,也叫养殖海参。他们的不同点体现在:

  生长环境

  刺参(野生海参):生长于深海区域,没有污染,由于天然的环境的因素,受潮汐影响,海参没有固定的食物,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为食,纯天然生长,生长周期长使其所蕴涵的营养极其丰富。刺参的捕捞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生长年限不够的海参一般不予捕捞,这也是为什么刺参肉质肥厚、口感韧度好,体内积存的活性物质多,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养殖海参:围堰或是虾池水位很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营养积累低,就像养殖甲鱼的价值远远低于野生甲鱼一样。更值得警惕的是,养殖过程中,一些海参养殖户为防治病虫害,在养殖海参的水池内加入抗生素;为促进海参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等,导致成年海参体内药物残留,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其营养价值也低于刺参。

  形体

  1.底足: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2.沙嘴:刺参的沙嘴大而坚硬。肉质上,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

  3.形态:刺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圈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4.背刺:刺参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粗壮的,而圈养海参因为生长环境的影响,背部和两侧的刺粗细长短可能不一样,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口感

  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

  生长年限

  野生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医学界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以产自大连海洋岛、獐子岛海域,生长期为3-5年的野生海参品质最佳。这里温度、水深、盐度最适合海参的生长,海参生长期长,距离陆地最远,不受人为污染,所产海参品质最为上乘。

  圈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8头就可出售,健康滋补作用相对差。

  如何鉴别野生刺参? 

  1、海参种类 

  作为吃货没有必要太多的种类,你只要知道带刺比不带刺的好, 北方的比南方的好就行了;纯野生的是从大海里直接捕捞,那个产量不是给普通消费者的.在我们海岛上打渔偶尔可以打着几只,仅此而已!! 

  以下我说的野生海参是生长过程完全没有喂养和用药,仅是在深海里圈起来养殖。所谓底播的就算了,近海野生对虾都打不出来几只了,悲哀!!) 

  2、海参是干的好 还是即食的好 

  我们海岛上就没有一家做干海;本人也做网销,卖点给身边的朋友,一直都是卖的即食海参,需要冷藏. 

  干海参比即食海参好保存,保质期也长,也问过父母能否做一些干海参,这样用快递发货时可以不用担心冰化掉.但父母从来就没做过干海参,据说一种方法得用干的草木灰制作;另一种就是网上说的糖干和盐干了,不过工艺至今都不了解. 就我个人认为,即食海参要比干海营养要好一些,古法制作干海参在去掉水分的过程中工艺复杂,而且无法保证不加入别的成分!! 你懂得的。

  3、野生海参 和喂养海参的区别 

  告诉你们一个悲惨的结论: 我也分不出来,是真分不出来.!!!别说看网上看参刺儿,白筋儿,这些只能分别出加工的太差的或品质实在是太差的(如加工过程偷工,或出参品质太差);若同样大小的喂养参和野生参按同样的加工方法,以普通销费者跟本分辩不出来,我老爸稍微能吃出差异,但也只是稍微而异,所以卖海参是个良心活儿!! 

  4、野生海参的价格 

  至于淘宝上的几百块钱一斤的参我就只能呵呵了!以海岛海参成本高的原因;1.野生参不喂养的情况下,要想达到好的品质最少需要1.5年(从放参种到收获),每增加一个夏天损失便会增加.比如:夏天水温升高,海参死亡率增加;比如夏天的浒苔,这个一旦进入海参池子,就会导致池子的海水变质,海参血本无归.浒苔近几年已经成为第一大杀手了. 2.海岛参湾建设成本比陆地要高出几倍,整体投资比较大.3.喂养的参长得很快,而且生长过程中若水质不好需要特殊处理,你懂的.4。在海岛水质较好,除夏天除浒苔,偶尔捕一捕池子的鱼(经常有海里的鱼跑到池子里,鱼多了会伤参)基本上不用管理,也不用防盗。小偷上来没船根本跑不了 哈哈!! 

  5、海参的制作过程 

  别的地方的制作过程我不是很了解,仅讲一下我们这边的过程 步骤1.水鬼出参。步骤2.撕口处理,将海参肠子清理干净。步骤3. 沸水煮。 步骤4.高压锅高压15分钟 。步骤5.发泡 。步骤6.装袋冷藏.。上文说的干海参制作应该是在步聚4之后 用草木灰去水份(我不会啊!! 岛上也没有那么多草木灰啊 --) 

  我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个卖海参的案例 : 用水箱装着活海参,当场卖,但他的处理方法也只到步骤3而已,后来的步骤就省略了。看似货真价实,其实的奥秘就在步骤4的处理上:高压后海参会大量缩水。 

  所以当你买到的海参软塌塌的时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处理火候不够 二、泡发的时间太长了,泡大了。至于别的地方的制作工艺本人不是了解,但大体上差不多。高科技的处理方法,你懂的。 

  6、海参捕捞时间:4-5月和11月两次捕捞。 

    春天的海参可以弄出海参花,很珍贵的我们不卖的,只留着自已吃。

   刺参的池塘养殖方法

   1、养参池塘场址的选择

   刺参应选择在潮流通畅、风浪较小的内湾潮间带或潮上带;养殖水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规定的水质要求,底质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 18047.4-2001)规定的质量标准。

   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淡水注入,进排水方便,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盐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海参的生长,尤其要保证盐度的恒定,短时间内盐度的急剧变化会造成海参的大面积死亡。底质以泥沙底、泥沙与砾石混合底较好。

   2、参塘的建造与整修

  刺参修建的池塘要求常年水位保持在1.5m以上,最好2~3米左右,必要时可挖50cm左右的环沟,以利于海参的越冬和渡夏。如果池塘水过深,需注意温度和盐度的分层现象。池塘的大小因地制宜。单池面积以10~50亩为宜,便于清池和管理。

  为了保证参塘的海水交换充分,应建好进、排水闸门。除考虑每天的换水量保证10%以上外,还应该设置活动闸门,保证暴雨期间能及时排出池塘顶层的淡水层。 

  刺参参池建成后,投放石块、瓦片、混凝土块、空心砖、水泥管、网笼、编织袋等组成人工海参礁。一般每亩投放石块80立方米左右。投放其他附着基质也应保证覆盖参池面积的50%以上。

  参礁的堆放方式多样,尽可能相互搭叠多造空隙,为刺参提供较多的附着和隐蔽场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参礁上人工增殖一些大型海藻如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藻,为刺参更好地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供刺参爬行、栖息、摄食和夏眠。 

  已利用过的旧池,淤积着大量的残饵、粪便及生物尸体,底质老化,有机物和硫化物也大量累积。这些有毒物质,对海参苗的生长极为不利,反而易造成细菌和霉菌等多种病原菌滋生、溶解氧降低、氨氮和硫化氢升高,最后导致海参发病,所以生产上应特别重视参池的清淤工作。 

  在刺参放苗前,还应对参池进行消毒、清除敌害和肥水。通过肥水可促进基础饵料的快速繁殖。基础生物饵料营养丰富,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对弥补人工配合饲料所缺少的营养要素、提高海参免疫力和抗逆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调节透明度,具有高温期缓解池水温度升高、减低氨氮和硫化物等重要功能。

  刺参放苗后参考对虾池的消毒方法对参池进行消毒。

  3、刺参放养: 

  (1)放苗时间:

  刺参放苗分春秋两季,一般在水温7~12℃左右投放较适宜。此时刺参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为越冬打下基础,或很快进入冬夏之交的快速生长期,并且这样的温度下敌害生物较少或活动较慢,对刺参的危害较小,有利于提高刺参的成活率。 

  (2) 苗种规格:

  刺参苗种主要来自人工苗和天然苗。所放的苗种不能太小,一般苗种的规格应在500头/500g以下,最好在300头/500g以下,规格宜大不宜小。

  实践证明参苗的规格越大,敌害对其侵害的机会就越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形成商品规格的时间就短,其成活率就相应提高。参苗要求体态伸展粗壮,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活跃,粪便散落不粘连,摄食旺盛等。 

   (3)参苗运输: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运输方法有两种:

  用双层活鱼袋加水后装入参苗,充入纯氧后扎口装泡沫箱中运输。

  在泡沫箱底铺上湿润的纱布或棉布,将参苗放入,再覆盖一层湿润的纱布后封箱运输。 

  (4)放苗密度:

   刺参放养密度由苗种大小、参礁的数量、换水的频率和数量、饵料供应、原有的存池量等因素决定。

   一般500~1000头/500g的参苗放养密度为10~20头/平米;10~50头/500g参苗的放养密度可控制在3~5头/平米为宜。 

  (5) 苗种投放方法:

  网袋投放法和直接投放法。

  ①网袋投放法:用于小规格的参苗,后者用于中等以上规格的参苗,在网袋内放小石头和参苗,网袋微扎半张口,将袋沉放于参礁比较集中的地方,然后让参苗自行爬出直接附在参礁上。

  ②直接投放法:是用手或水舀在离水面10cm左右直接投放到参礁上。 

  注意事项: 

  刺参苗种投放前认真测定培育池和养殖池水的温度和盐度,避免因温、盐度的差异造成参苗的排脏和死亡。 

  4、养殖管理:

   1)调节透明度  

  在刺参的养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池水的透明度,一般控制在40~60cm为宜。需要注意夏天高温期很容易出现单胞藻的过度繁殖,出现海水理化指标的异常,应及时投放微生态制剂或者换水进行调整。

  (2)保持水质清新  

  通过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是加快刺参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放苗2~3天后每日进水10~15cm,当水位达到最高位后,

  每天换水10%~40%。进入夏眠后,应保持最高水位,每日换水遵循水质好、温度低、盐度稳定的原则;秋季以后加大换水量;冬季可只进水不排水,保持最高水位即可。换水应避免温度、盐度等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过大,很容易直接导致刺参化皮和吐肠等现象的产生。pH值8.0~8.4,溶解氧饱和或近饱和。 

  (3)加强盛夏、严冬及快速生长期的管理 

  在盛夏高温季节和严冬低温期,应特别注意加强管理。此时,均应加满池塘并始终保持最高水位,以利于参苗的渡夏和越冬。在夏季要尽量加大换水量,并注意赤潮的发生。在强暴雨发生中及雨后,要及时打开闸门的活动闸板,及时排掉池塘顶部的淡水层,尽可能减少淡水的存储量,确保池塘盐度降幅最小。在实施排淡措施后,应及时全池投施增氧剂增氧或采取机械增氧方法增氧,以迅速消除海、淡水分层对底层溶解氧的阻隔作用,有效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含量,一般应保证至少3mg/l以上。暴雨过后,应及时监控池塘的pH值,可通过全池泼洒生石灰粉有效提高pH值。有换水条件的或待外海水正常后,加大换水量,使海水的pH值、盐度等理化指标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4)投饵: 

  对于换水条件好、参礁和刺参苗种投放数量大的池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投饵。刺参在水温10~17℃即每年的春秋季节生长速度最快,此时应加大饵料的投喂量;刺参夏眠期间不需投饵。12月份至翌年的2~3月份,水温较低,刺参活力减弱,也不需投饵。

  (5)其他管理: 

  定期检测刺参池塘内水温、盐度、pH值等水质指标,并做好记录。夏季赤潮频发期及汛期除检测常规理化指标外,还应该用显微镜检查养殖池和外海水单胞藻的种类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池内大型藻类、残饵腐烂后,能造成池底局部缺氧,加之刺参行动慢,夏季又有休眠习性,不能迅速脱离不良环境,往往会引起死亡。所以要及时捞出池内杂物,保持池水清洁。不定期测量刺参的体长、体重,检查其生长情况。越冬期间,水面结冰,应及时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杂物,增加光照,并打冰眼,增加池塘溶解氧。 

  要经常派潜水员检查刺参的生长情况,观察刺参是否患病,刺参较为常见的病是皮肤溃烂、吐肠、围口部肿胀等,如发现患病刺参要分析病因及时处理,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池塘底部腐败物较多的池塘,可定期施加生石灰,能有效杀灭细菌和一些敌害生物,改良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海参的品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挑选好海参至关重要。首先,要看海参的外观,一般好的海参皮质清晰,颜色自然,根据生长环境颜色的不同,主要分为黑色、棕色、灰色等,即不是通体的黑色,当然也不是通体都是白色的粉末,另外肉刺以及腹部的管足一般都比较完整;其次,要看海参的发泡效果了,好海参的肉质劲道、壁厚、吃起来有弹性。

    消费者如果不懂得如何鉴别海参优劣,选择大品牌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国内做得最好的是福临门海参和同仁堂这两个大品牌,这两个品牌都是来自大连獐子岛海域的野生海参。如果是商务送礼,选北京同仁堂是最合适的,包装漂亮又有档次,价格比较贵一些。如果是家用,选福临门海参最实惠,产地正宗,质量又好。

上一篇金乌贼的养殖技术 金乌贼的吃法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