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2年时间投入竹鼠养殖基地250万元存栏2500多对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7 21:49:46标签: 竹鼠 竹鼠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黄家邕,那社乡那社村人,巴马多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于2016年2月成立,以孵化、销售竹狸(俗称竹鼠)苗为主要业务的养殖基地,是贫困村新型龙头产业,他更是脱贫攻坚路上的带头人。

2年时间投入竹鼠养殖基地250万元存栏2500多对

宣传得知产业路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精准脱贫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通过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实现精准扶贫。通过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确保每年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原则上50%以上投向54个贫困县。抓好奶水牛、肉牛、肉羊、肉鸡、蛋鸡及黑猪、竹鼠等特色优势畜禽品种发展......“一次外出学习偶然的机会,黄家邕第一眼就被信息中的竹鼠吸引了目光,他琢磨到,竹鼠也能卖钱,这小东西能养活吗?能卖好吗?

带着疑惑他找到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咨询他才了解到,竹鼠也叫竹狸,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市场很广,只要养得好,不愁没销路。得知这个消息黄家邕心动不已,一下动了养殖的心思了,他考虑良久说:“我们这片地不就是养竹鼠的好地方吗?这东西能行动!”

下定决心养竹鼠

黄家邕在决定之后马上采取了行动,先是选址,仔细考察,他定点在那社乡公爱村的那光屯,随后更是邀请到有同样想法的本村黄家润支书等5人。通过培训、学习之后,2016年2月,由黄家邕、黄家润等5个股东正式发起成立了巴马多赢农民专业合作社竹鼠养殖基地,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以孵化、销售竹狸(俗称竹鼠)苗为主要业务的养殖基地。目前,该养殖基地已投入250多万元,存栏能繁竹狸2500多对(400元/对),孵育竹鼠苗150多对(300元/对),租用那光屯15户贫困户的20亩旱地种植黄竹草(象草)作为饲料,并聘请2户贫困户在基地从事收割黄竹草(象草)和管理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已发展有股东14人,且引导鼓励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租用旱地及转移劳动力的方式参与其中,6户通过与合作社引进鼠苗,自行养殖后由合作社负责销售的方式参与其中。

2年时间投入竹鼠养殖基地250万元存栏2500多对

国家助力更有劲

看见养殖基地发展的有声有色,黄家邕高兴的同时也有了新问题,后劲不足,合作社想要做大,扩建规模,需要不小的资金。面对难题,他积极向那社乡政府汇报申请,经过乡政府工作人员的考察,他终于迎来了“曙光”。

为发展壮大该养殖基地,培育贫困村新型龙头产业,国家为该养殖基地添了“一把柴”。2017年6月那社乡党委、人民政府筹集资金投入3.5万元,帮助该基地修建1个面积321平方米的饲料场,并组织引导公爱村及那社村将县财政拨付的100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在基地养殖竹狸,公爱村和那社村平均每年得到8%的股金分红(4万元/年)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吸收这笔入股资金后,多赢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扩大基地规模,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扩大了基地的场地面积,在原来场地规模的基础上,一月中旬扩建二层场地731平方米,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扩大辐射带动贫困户,2018年计划再租用那光屯、桥利屯30户贫困户约50亩的旱地(700元/亩)作为黄竹草(象草)种植基地,并雇用贫困户管理象草,每天负责砍黄竹草(象草)拿到基地,以获得劳务收入,同时鼓励周边贫困户在自家养殖竹狸,再由基地统一收购帮助销售。

2018年该合作社计划再筹集资金80万元扩建第三层731平方米的场地面积,以增加养殖数量,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到2018年底可以孵化竹狸2000对以上,收入约30万元;到2019年底可以孵化竹狸5000对以上,预计收入达200万元,到时将有更多贫困户和群众从中受益。

黄家邕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带动周边贫困户努力脱贫困摘帽,更给予了他们脱贫摘帽的信心。养殖业一直以来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养殖,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这对村民来说,既是重大发展机遇,也是新任务新挑战。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

上一篇桂林农民养竹鼠年赚三十万

下一篇养鹅雏鹅群如何防疫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